首页
全国重点综合信息门户网
首页 党政要闻社会财经文旅综艺法制军事科普图片人物名企民生3.15公益

科普

全球视野 纵观古今:中国学者论如何“看懂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12-26
摘要: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如何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与他国开展合作交流?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针对以上学界、政界热议话题,近期,《三联生活周刊》旗下社交平台三联中读携手江苏人民出版社,邀请多位中国学者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如何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与他国开展合作交流?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针对以上学界、政界热议话题,近期,《三联生活周刊》旗下社交平台“三联中读”携手江苏人民出版社,邀请多位中国学者,从中外学者的双向视角出发,回顾海外中国研究的发展脉络,辨析在全球视野下,何以“看懂中国”。

  美国的中国研究何以影响两国关系?

  浙江大学中西书院院长刘东首先从海外的“雏形”汉学家谈起。这些人主要是来自英美两国的传教士,如理雅各、卫三畏、明恩溥等,但他们只讲述中国的“异国腔调”,极少涉及儒学思想、价值观等中国文化的特质。

  刘东随后以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为例,并指出,与美国传统的老派汉学相比,费正清引领的中国研究是区域研究。该研究从美国的问题意识出发,更契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可以获得更丰厚的资金,可以通过调动哈佛大学各学科的支持,建立起知识交叉的优势。刘东指出,由费正清所开启的中国研究,从来都是介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

  刘东认为,费正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倾向:如果美国人需要一个安全的未来,他们就需要了解中国,并以此来认识美中关系,这也是为什么费正清的汉学研究能不断推动并影响认识两国关系发展的进程。

  刘东说,费正清及其同僚当年都站在极端反共的麦卡锡主义对立面,如此就为中美关系留下了“一个大门的缝隙”。但时至今日,美国几乎不再有像费正清一样能够不为麦卡锡主义所动的独立权威学者,美国的汉学研究如今正一边倒地偏向政治,这不仅对中国不利,也对美国自身的学术发展不利。不过对于当前的中美关系,刘东认为,可以保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仍存在回转余地。

  科学“外史”何以洞悉中国科技史?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讲席教授江晓原谈到了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史的学术研究,他指出,李约瑟的书是西方现有的、规模最大的中国科技史英语著作。

  江晓原认为,李约瑟的研究并非传统意义上只关注学科内部历史的“内史”研究,而是探讨了学科和外部世界的联系与互动的科学“外史”研究。李约瑟将中国科学史研究的相关问题带到社会史学术视野中去,也为更多人进入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提供了便捷通道。

  江晓原还介绍了两位从事中国科技史“外史”研究的海外学者:德国汉学家薛凤(Dagmar Sch?fer)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费侠莉(Charlotte Furth)。薛凤的代表作《工开万物》研究了中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以及明代的社会背景,具有浓厚的“外史”色彩。费侠莉所著《繁盛之阴》的副标题是“中国医学史中的性”,讨论了10世纪到17世纪之间,中国医学史里与性有关的内容。

  海外中国研究何以透析近代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指出,海外中国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透视近代中国的不同视角。雷颐认为,随着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以及现代地理学的传入,中国传统的以“华夏中心论”为核心的“天下观”开始逐渐崩塌;而在甲午战争后的戊戌维新,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启蒙思想者对公民的认识,促使中国从伦理型的国家观转变为契约型国家观,最终导致制度变迁。(完)

首页 | 党政 | 要闻 | 社会 | 财经 | 文旅 | 综艺 | 法制 | 军事 | 科普

全国重点综合信息门户网编审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唐山微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运营:锐金河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网法律服务咨询13831576769

主办:第一播报编审委员会   冀ICP备18013617号-1号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088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00451号

首页   |   帮助

第一播报编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8013617号-1号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088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00451号
本网法律服务咨询138315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