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国重点综合信息门户网
首页 党政要闻社会财经文旅综艺法制军事科普图片人物名企民生3.15公益

军事

我的兄弟叫祥瑞

来源:解放军报 时间:03-10
摘要:十多年的结对帮扶,已使苏雨昕形成习惯,经常来看望并了解兄弟孟祥瑞(左二)的情况。陈 超、李军学摄 共同分享喜悦、共同面对困难,使苏雨昕成了孟祥瑞一家十分信赖的亲人。图为苏雨昕与母子俩一起浏览手机里自己女儿的照片。陈 超、李军学摄 初春的申城,


十多年的结对帮扶,已使苏雨昕形成习惯,经常来看望并了解“兄弟”孟祥瑞(左二)的情况。陈 超、李军学摄

共同分享喜悦、共同面对困难,使苏雨昕成了孟祥瑞一家十分信赖的亲人。图为苏雨昕与母子俩一起浏览手机里自己女儿的照片。陈 超、李军学摄

初春的申城,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暖阳里,微风轻拂枝条,樱花盛开。

像往常一样,苏雨昕双手拎着一些生活用品出了门,朝着孟祥瑞家的方向走去。这次,他依然没有忘记给祥瑞带上新买的玩具。

多年来,时不时就去拜访一下这家人、看望一下祥瑞,已成了他的习惯。

快到小区门口时,苏雨昕看到,孟祥瑞早已在那里等着。这个身体明显有点肥胖的“大男孩”看见苏雨昕后,马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一边喊着什么,一边朝苏雨昕快步赶了过来。

苏雨昕是上海总队执勤一支队宣传科科长。孟祥瑞就是眼前这个有点特殊的“大男孩”。之所以称祥瑞为“大男孩”,是因为他的心理年龄虽小,真实年龄却不小,个头也不低。

事实上,祥瑞是一位唐氏综合征患者。

苏雨昕告诉记者,他原本也不太了解有这么一个特殊人群,从年龄、外表上看,他们是成年人,但他们自从生下来,认知能力就一直保持在儿时水平。直到有一天,他和战友们一起,来到和中队结对子多年的上海市新泾镇“阳光之家”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

“阳光之家”是为智障人士建立的培训康复机构。这里的老师把智障者称作学员,孟祥瑞就是其中之一。

那天,下着大雪。和战友一起出门的苏雨昕根本不知道,有一份特殊的亲情在目的地等待着他,而且,这份亲情将会在往后的十几年里甚至更长时间,把他和一个叫祥瑞的“大男孩”紧紧拴在一起。

如今,这个“大男孩”在他的帮助与关心下,已经从以前的胆怯、自我封闭变得开朗、自信,有时还会做出一些敬军礼的动作。就像《小王子》里的小王子对待自己洒过汗水的那朵玫瑰一样,在苏雨昕心里,祥瑞已变得与众不同,成了他的兄弟。

像今天这样的拜访,在孟祥瑞家的邻居们看来,早已不仅仅是苏雨昕和他的战友们在开展学雷锋活动,更像是在走一门血脉相通的亲戚。

说话间,苏雨昕已将相册打开,翻到了一张略微泛黄的照片。照片上,“大男孩”孟祥瑞与苏雨昕竖起大拇指,脸上满是欢喜。

苏雨昕一直珍藏着这张照片。因为,这张照片记录着一个时刻。从那时起,孟祥瑞向他打开了心扉。

对他和孟祥瑞之间的这种亲情,苏雨昕说:“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也许我就是一把钥匙,刚好就打开了离自己最近的这个兄弟的心锁。”

而在孟祥瑞的亲朋好友看来,幸运的是孟祥瑞,恰好就碰到了苏雨昕这个穿着军装的“兄弟”。

按孟祥瑞的母亲熊银凤的说法,“苏雨昕比亲人还亲。”尽管苏雨昕对她不止一次地说过:“很多战友和我做得一样好。” 熊银凤还是打心眼儿里觉得苏雨昕亲。

她告诉记者,有时回想起苏雨昕与自家孩子那些经历,她都觉得“雨昕这孩子了不起”。

“比亲人还亲”,不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2007年,苏雨昕被调整到原武警上海总队三支队七中队。在上海市,该中队是有名的“拥政爱民先进集体”。

在这个集体里,苏雨昕感受到了新的冲击力。中队官兵真心付出、爱民助民的举动一个接着一个,这让苏雨昕“感觉自己在被一种力量推着走。”

身为指导员的苏雨昕暗下决心,一定要使这炉爱民助民之火燃烧得更旺,将更多温暖与大爱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那年年初,苏雨昕和战友一起来到中队结对帮扶多年的上海市新泾镇“阳光之家”,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此期间,一个特殊的“大男孩”引起了苏雨昕的注意。这个体形较胖的“大男孩”,一直坐在房间角落里的板凳上,目光里满是胆怯与慌乱。

这个“大男孩”就是孟祥瑞。从小患唐氏综合征的他,已经30多岁,智商却一直停留在七八岁的水平,还曾因心肺功能衰竭多次住院抢救。因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他的体重一度增加到130公斤。

孟祥瑞1岁那年,父母离异。天生的缺陷和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他不愿与人接触,性格封闭而孤僻。

听着“阳光之家”老师的讲述,苏雨昕开始留心观察孟祥瑞的举动,发现他好几次尝试着起身却又一次次放弃。

开展户外活动时,官兵和其他学员欢乐互动,孟祥瑞站在一旁默默观望。这时,天空中罕见地飘起了雪花,孟祥瑞被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他高举着双手去触摸空中飞舞的雪花,满脸的笑意。

“祥瑞的这一举动,让我觉得他和其他学员一样,也有一颗天真纯洁、渴望沟通的心。”当时,苏雨昕试探着提议和祥瑞一起堆雪人。祥瑞犹豫片刻后才害羞地点了点头。

那天,苏雨昕和祥瑞,又是拿盆装雪,又是找树枝、瓶盖装饰,忙得不亦乐乎。面对如此亲切的兵哥哥,祥瑞也逐渐放下戒心。堆好雪人后,一名战士拿来相机,为他们拍下这感人的一幕。

“你还能来陪我玩吗?”临走前,祥瑞鼓起勇气对苏雨昕说,并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小玩具送给苏雨昕。

“这突如其来的善意,让我难以忘怀。”第二天,苏雨昕联系上“阳光之家”,开始了与孟祥瑞一对一结对帮扶。他当时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大男孩”重拾信心,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

从那以后,苏雨昕一有时间就去看望孟祥瑞,教他画画、写字、做简单手工,尝试着与他进行更多沟通。

孟祥瑞学东西很慢,苏雨昕得拿出更多时间来教他。比如玩飞行棋,苏雨昕反复解说规则和玩法,手把手地教他认颜色、走格子,本来15分钟就能下完的一盘棋,刚开始时,他们经常一下就是两个多小时。

有付出就有收获。后来,下飞行棋渐渐成为孟祥瑞平日里最大的乐趣。他还开始教别人,和别人一起玩。

久而久之,那个习惯于躲在角落里的寂寞身影不见了,孟祥瑞逐渐变得自信起来。

一次,苏雨昕刚走到“阳光之家”门口,就听到一阵欢快的笑声传来。孟祥瑞正手舞足蹈地向伙伴们炫耀着自己刚做好的手工艺品。

看到苏雨昕,孟祥瑞又开心又兴奋,一把将他抱住,怎么也不舍得松开。这一举动貌似平常,可对于一度性格封闭而孤僻的孟祥瑞来说,苏雨昕知道这其中的意义。望着身旁开始活泼起来的祥瑞,苏雨昕笑了。

人人都是一滴水,交融在一起,心与心之间便没有了距离

“人人都是一滴水,交融在一起,心与心之间便没有了距离。”苏雨昕说,这是支队政委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多年来,他经常想起这句话,尤其在与祥瑞“结亲”之后,他更是感觉到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

2013年的一天,苏雨昕突然接到了熊银凤的电话:“你能来一下医院吗,祥瑞的身体又出问题了。” 苏雨昕立即向医院赶去。

遇事给苏雨昕打电话,如今已成了熊银凤的第一反应。接到电话后,苏雨昕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对此,他们都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这是病人的兄弟。”医院的护士也开始这么讲。

甚至,连街坊邻居也常说一句话:“幸亏祥瑞有那个当兵的兄弟”。

不知不觉间,苏雨昕已经和这家人成了一家人。

在苏雨昕的记忆里,祥瑞的身体自2010年起就开始出现问题。有一晚,祥瑞刚睡下不久就出现呼吸暂停症状,好在抢救及时,才逃过一劫。也是从那时起,祥瑞被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这是一种存有致命性风险的睡眠呼吸疾病,有夜间窒息猝死的可能。那一晚,熊银凤跑到医院外号啕大哭。那哭声,让苏雨昕感到痛入骨髓。

自那以后,孟祥瑞时常要去医院治疗,好几次只能在医院过春节。每一次,苏雨昕都是单位与医院两头跑。

这次,病情刚刚稳定不久的祥瑞回家仅3天就又发病,并且用上了呼吸机。

虽然戴着氧气面罩半卧在床上很不舒服,但这时的祥瑞已很听话,也更懂得疼人。为了不让家人难过,即使再难受,他也硬挺着。苏雨昕说,有时祥瑞自己被病痛折磨得很难受,他却会伸出手去摸妈妈的脸庞,让她不要担心。

临近春节,一向乖巧的祥瑞情绪突然出现起伏:“我不治了!我想回家。”再三询问,祥瑞才说他想回家过年。院方明确告知:“如果回家过年,必须使用呼吸机,否则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呼吸机高昂的费用,却是这个家无法承受的。

那段时间,苏雨昕每天下班后都会赶到医院,帮孟祥瑞的妈妈一起照顾祥瑞,打扫卫生、洗衣打饭,忙里忙外。后来,他干脆从家里搬了张折叠躺椅,时不时就睡在医院里。

这时,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老总捐赠给祥瑞一台呼吸机。祥瑞回家过年的愿望终于可以成真。

那年除夕,中队举行“亲友日”活动,苏雨昕特意把祥瑞母子接来,和官兵一起过了个团圆年。包水饺时,孟祥瑞特别认真,虽然弄得满脸面粉,但他一直很开心。

活动结束时,苏雨昕代表官兵们特意给祥瑞包了一个红包。那是中队官兵一年来通过卖废报纸等攒下来的3216.5元。孟妈妈感动得哭了:“这怎么行?!你们已做了那么多。”

10多年里,苏雨昕从基层调到机关,工作岗位不断变化,但爱民助民的脚步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愈加坚实。

随着苏雨昕去祥瑞家次数增多,小区里的邻居都认识了他,有时还主动为他挪车位、拎东西。

2014年,苏雨昕要结婚了。当司仪提出邀请伴郎时,苏雨昕第一个想到了祥瑞。

对此提议,孟妈妈一再婉拒。孟妈妈婉拒有自己的理由,她说,尽管祥瑞性格比以往活泼了许多,但毕竟这是苏雨昕的大喜事,她怕祥瑞的出现会给这场婚宴带去意外与不快。

熊银凤还记得教儿子识别卫生间上的标识和汉字时的情形。这些平常孩子一学就会的东西,她足足教了1年。伴郎全程要辅助新人、接待宾朋,程序复杂,对祥瑞来说“不可能完成这些”。

“给祥瑞一个机会,如果成功,他就可以获得更多自信。有缺憾也不怕,他至少有了一次学习和更多人相处的机会。”最终,苏雨昕的话打动了熊银凤,并让司仪开始了对祥瑞的“特训”。

婚礼当天,孟祥瑞早早就穿戴整齐,不断“复习”着贺词。尽管如此,他的表情还是略显紧张。看着祥瑞认真的模样,熊银凤感到儿子一夜间长大了许多。

伴郎任务完成得很出色。苏雨昕用一个大大的拥抱,对祥瑞的表现加以肯定。摄影师也不失时机地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美好的瞬间。

后来,这张照片被熊银凤放大后挂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她说,至少她自己没听过有人能像苏雨昕这样做,用自己的婚礼现场让祥瑞增加信心。

从那以后孟祥瑞也改变了不少。他最爱看的电视节目中,增加了央视军事频道,因为里面有那么多和他兄弟穿着一样衣服的人。

真正的希望之火,能把散落的幸福照亮并聚拢在一起

“我希望他的生活尽可能不留更多遗憾……”这是熊银凤说过的一句话。苏雨昕一直把它记在心里。

熊银凤与丈夫离婚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儿子问到父亲时,她都感到无助与心酸,这也成了她多年的心结。

2016年的一个夜晚,熊银凤又给苏雨昕打来电话,不过这一次,她欲言又止。因为要说的事,她觉得和祥瑞无关。

语气中带着歉意,她告诉苏雨昕,孟祥瑞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医院在联系不到其他亲属的情况下,万般无奈找到了她。事发突然,熊银凤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求助于苏雨昕。

苏雨昕去医院看望后,又赶到孟祥瑞家。“我爸爸怎么样了,求求你,不要让他离开我……”一进家门,孟祥瑞就紧紧拉住苏雨昕的手不停央求。

“不要担心,他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但后期需要有人照顾,你有没有信心照顾好爸爸呢?”听到这句问话,祥瑞猛地举起右手向苏雨昕敬了一个军礼,“我一定完成任务!”

那急切的神情,让苏雨昕在心中感到酸楚的同时,也感觉到一份热望。他心想,自己也许可以再多做一些事,让这个家庭照进更多的希望之光。

“阿姨,一家人紧紧靠在一起才更有力量,你也曾说想给祥瑞一个完整的家……”在苏雨昕的劝说下,孟妈妈最终点了头。

接连几天,苏雨昕一边联系附近的康复医院,一边向街道办争取帮助。在苏雨昕的帮助下,孟祥瑞的父亲病情逐渐稳定,还评了残,领取了补助。熊银凤也决定和祥瑞的爸爸复婚,原本支离破碎的小家又重新团圆。

后来,苏雨昕又协调居委会一起为祥瑞一家申请了经济适用房,没多久申请就顺利通过。

几个月后,祥瑞一家在支队官兵和志愿者的帮助下,搬进了崭新明亮的经济适用房。看着新房子敞亮的窗户和透窗而进的灿烂阳光,熊银凤的泪水不禁又流了下来。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

去年腊八节,“阳光之家”暖意融融。孟祥瑞将这首刚学的歌曲《十年》唱给苏雨昕听。深情的曲调与声音让苏雨昕回想起了过往的许多事,也让苏雨昕对生命的价值、军人的使命有了更深感悟。

今年元旦的清晨,所在支队将“学雷锋先进个人”奖状交到了苏雨昕手里。对他的评语中有这么一句:“真正的希望之火,能把散落的幸福照亮并聚拢在一起。”

在战友们眼里,苏雨昕正是这样的希望之火。

多年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光荣传统,在苏雨昕所在支队一批批战友的践行与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辐射到社会的角角落落,先后涌现出三跳黄浦江的救人英雄夏叶、捡到25万元农民工工资而拾金不昧的“活雷锋”吴云超等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

苏雨昕说:“正是因为身处这样的集体,小兵大爱才得以更欢快地在百姓心田流淌,谱写出一曲曲军民一家人的动人乐章。”

让人欣喜的是,这个集体的影响力与感染力还在不断增强。前不久,该支队又被评为“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上海市“拥政爱民模范单位”。(陈超 李军学)

 

短评

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人民军队与群众的鱼水关系,是打胜仗的前提。从军爱民的角度讲,这句歌词也可用来表达革命军人对人民的一往情深。作为革命军人,应该如何定位对人民群众的这种爱与深情?苏雨昕像其他千千万万个战友一样,用行动作出了回答——“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归根结底,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军人使命所在。除了主责主业——苦练本领备战打仗,人民子弟兵平时还有不少对人民群众“掏心窝子”的事可做,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等诸多方面有所作为、贡献力量。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无论是来路还是根基,初心还是宗旨使命,人民子弟兵都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实际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爱民助民中引领社会新风尚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长期以来,一代代革命军人的真心付出与无私奉献,换来了国家的安宁和民族的发展,也获得人民群众对军队、军人的无比信任与大力支持。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以实际行动为人民造福兴利,则给了当代子弟兵更多向人民群众伸出援手的机会。

如何使更多青年官兵积极投身爱民助民行动中,一方面,各级要积极引导,营造好氛围,形成好传统,搭建好平台。另一方面,青年官兵也要不断增强主动意识,在真帮实扶中加深对我军宗旨使命的理解,子弟兵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正如一句歌词所写的那样:“我是你的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唯有如此,在爱民助民行动中,官兵才能做到真心以对、平等相待、全力以赴。也唯有如此,人民群众才会打心眼儿里接纳官兵、接受帮扶,从而使这种帮扶帮得到位、帮得彻底、帮出成效,使人民群众在心生暖意中增强信心,在感受亲情中积极互动,共同致力于把我军锻造成为真正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赵 鑫)

首页 | 党政 | 要闻 | 社会 | 财经 | 文旅 | 综艺 | 法制 | 军事 | 科普

全国重点综合信息门户网编审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唐山微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运营:锐金河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网法律服务咨询13831576769

主办:第一播报编审委员会   冀ICP备18013617号-1号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088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00451号

首页   |   帮助

第一播报编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8013617号-1号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088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00451号
本网法律服务咨询13831576769